什么是惯性导航?
惯性导航的基础原理
惯性导航的基本原理与其他导航方法相似。它依赖于获取关键信息,包括初始位置、初始方向、每一时刻的运动方向和方位,并逐步整合这些数据(类似于数学上的积分操作),以精确确定导航参数,如方位和位置。
惯性导航系统(INS)通常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这些设备能够测量和记录物体的加速度和旋转。加速度计测量物体在空间中的加速度,而陀螺仪则用于确定物体的旋转角度和方向。通过从一个已知的初始位置和方向开始,INS能够连续跟踪物体的位置和方向的变化。这种方式的一个关键特点是它不依赖于外部信号,如卫星或无线电信号,因此在无法接收这些信号的环境中(例如地下或深海)仍能有效工作。
惯性导航的优点包括独立性和连续性。它能够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在全球任何地方运作,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然而,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数据积累的误差,其准确性可能会逐渐下降。因此,惯性导航系统通常与其他导航系统(如GPS)结合使用,以提高总体的导航精度。
传感器在惯性导航中的作用
为了获取运动物体的当前方向(姿态)和位置信息,惯性导航系统使用一系列关键传感器,主要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这些传感器在惯性参考框架中测量载体的角速度和加速度。随后,这些数据随时间积累并进行处理,以推导出速度和相对位置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转换到导航坐标系统中,并结合初始位置数据,最终确定载体的当前位置。
这一过程涉及复杂的数据处理和算法,但其核心在于不断更新和校正载体的位置和姿态信息,确保导航的准确性。由于惯性导航系统的工作不依赖于外部信号,如卫星信号,因此它在信号受阻或不可用的环境下仍能有效工作,这使其在许多关键应用中,如航空航天、军事和地下导航等领域,变得极为重要。惯性导航系统的独立性和可靠性,使其成为现代导航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惯性导航系统的运行原理
惯性导航系统作为独立的、内部封闭循环的导航系统而运行。它们不依赖实时外部数据更新来在载体运动过程中纠正错误。因此,单一的惯性导航系统适合于短时间的导航任务。对于长时间的操作,它必须与其他导航方法结合使用,例如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以定期纠正积累的内部误差。
这种设计使得惯性导航系统在无法接收外部信号的环境中非常有用,如在深海或地下环境。然而,为了保持长期的导航准确性,结合使用卫星导航系统等可以提供必要的外部信息,帮助校正内部误差,从而确保整体导航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这种融合不同技术的方法在现代复杂的导航任务中至关重要,确保了各类运载工具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其导航任务。
惯性导航的隐蔽性
在包括天文导航、卫星导航和无线电导航在内的现代导航技术中,惯性导航因其自主性而显著。它既不向外部环境发射信号,也不依赖于天体或外部信号。因此,惯性导航系统提供了最高级别的隐蔽性,使其成为需要极高保密性的应用的理想选择。
惯性导航的应用方向
惯性技术在航天、航空、海事、石油勘探、大地测量、海洋调查、地质钻探、机器人技术和铁路系统等多个领域中找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先进惯性传感器的出现,惯性技术已经扩展到汽车工业和医疗电子设备等其他领域。这种应用范围的扩展突显了惯性导航在为多种应用提供高精度导航和定位能力方面的日益重要作用。
** A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employs sensors to measur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A fiber optic gyroscope, which is a precise rotation sensor, includes a fiber optic ring(Fiber Optic Coil) as a core component. Fiber optic gyroscopes are utilized to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providing more precise navigational data.
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组件:
光纤陀螺仪
什么是光纤陀螺仪?
惯性导航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其核心部件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其中一个显著提升这些系统能力的组件是光纤陀螺仪(FOG)。光纤陀螺仪是一种关键传感器,在测量载体的角速度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具有非凡的准确性。
光纤陀螺仪的运作原理
光纤陀螺仪(FOG)的工作原理基于萨格纳克效应,这涉及将激光束分成两个独立的路径,使其沿着盘绕的光纤环以相反方向传播。当搭载了FOG的载体旋转时,两束光的传播时间差与载体旋转的角速度成正比。这种时间延迟,被称为萨格纳克相位移动,然后被精确测量,使FOG能够提供关于载体旋转的准确数据。
光纤陀螺仪的原理涉及从光电探测器发射一束光。这束光束通过耦合器,从一端进入并从另一端退出。然后它通过一个光学环路。两束来自不同方向的光进入环路,在绕行一周后完成相干叠加。返回的光重新进入一个发光二极管(LED),用于检测其强度。虽然光纤陀螺仪的原理看似简单直接,但最大的挑战在于消除影响两束光光路长度的因素。这是光纤陀螺仪发展中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1. 超发光二极管 2. 光电探测器二极管
3.光源耦合器 4.光纤环耦合器 5.光纤环
光纤陀螺仪的优势是什么?
光纤陀螺仪(FOG)在惯性导航系统中具有多种优势,使其变得非常宝贵。它们以卓越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耐用性而闻名。与机械式陀螺仪不同,FOG没有运动部件,降低了磨损的风险。此外,它们对冲击和振动具有抗性,使其非常适合航空航天和安全防御的应用等苛刻环境。
在惯导系统中集成
由于其高精度和可靠性,惯性导航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光纤陀螺仪(FOG)。这些陀螺仪提供了确定方向和位置所需的关键角速度测量。通过将FOG集成到现有的惯性导航系统中,操作者可以从提高的导航精度中受益,特别是在需要极端精确性的情况下。
光纤陀螺仪在惯导系统中的应用
引入光纤陀螺仪(FOG)扩大了惯性导航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在航天和航空领域,装备了FOG的系统为飞机、无人机和宇宙飞船提供了精确的导航解决方案。它们还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导航、地质调查和高级机器人技术,使这些系统能够以更高的性能和可靠性运行。
光纤陀螺仪中的不同结构
光纤陀螺仪有多种结构配置,目前在工程领域中主要采用的是闭环保偏光纤陀螺仪。这种陀螺仪的核心是保偏光纤环,由保偏光纤和精确设计的框架组成。这个环的构造涉及到一种四重对称绕线方法,辅以独特的密封凝胶,形成一个固态光纤环线圈。
光纤环的主要特点
▶ 独特框架设计:陀螺仪环特有的框架设计便于容纳各种类型的保偏光纤。
▶ 四重对称绕线技术:四重对称绕线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舒普效应,确保了测量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 先进密封凝胶材料:使用先进的密封凝胶材料,结合独特的固化技术,增强了对振动的抵抗能力,使这些陀螺仪环非常适合在苛刻环境中的应用。
▶ 高温相干稳定性:陀螺仪环展示了高温下的相干稳定性,确保在不同热条件下的精确性。
▶ 简化轻量框架:陀螺仪环采用简单但轻量的框架设计,保证了高处理精度。
▶ 稳定的绕线过程:绕线过程保持稳定,适应各种精密光纤陀螺仪的需求。
Reference
Groves, P. D. (2008). Introduction to Inertial Navigation. The Journal of Navigation, 61(1), 13-28.
El-Sheimy, N., Hou, H., & Niu, X. (2019). Inertial sensors technologies for navigation applications: state of the art. Satellite Navigation, 1(1), 1-15.
Woodman, O. J. (2007). An introduction to inertial navigation.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Computer Laboratory, UCAM-CL-TR-696.
Chatila, R., & Laumond, J. P. (1985). Position referencing and consistent world modeling for mobile robots. In Proceedings of the 198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Vol. 2, pp. 138-145). IEEE.